返回 家教资讯 东莞

孩子应试,家长怎么办

2008/9/27 13:07:00 浏览:1563 来源:东莞家教网

   “望子成龙”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承。的确,身为父母者,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美好的未来,能出人头地呢?然而在我国当前的国情和现行政策背景下,孩子要想有美好的未来,通过读书考上“所名牌大学是他们成功的最捷之径。可是,在当前形势下,并不是每一个学子想上哪所大学就上哪所大学,他们能不能乘上这辆驶向成功的快车,关键还在高考这决定性的一举。高考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前途,因而考试特别是高考就成了学生、家长、老师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那么,当你的孩子要参加考试时,作为家长的你又该怎么办呢?
一、了解高中生的考试心理帮助孩子正确地对待和顺利地通过考试,是关系你孩子身心健康的大事。所谓考试心理是指在考试活动中,主试者与被试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考试心理活动的规律已成为一门新兴学科??考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包括的内容很丰富,作为家长可以了解以下两个方面。
1.高中生考试心理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心理学家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高中生中考试心理发展水平属于优等者只占总人数的0.5%,绝大多数高中生考试心理发展水平属于良或差。整体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动机。经常乐于参加考试的高一、高二学生占15%,高三占25%。这一方面说明大多数高中生考试动机有不端正的一面,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的考试制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弊端,使高中生产生厌考情绪,不过这是我们没法改变的。
(2)考前的心理准备。要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关键是充分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搞好复习巩固。可是在高中生中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复习功课的人以及重在理解基础上记忆的人和复习时能抓住重点的人所占的比例都很小,而不重视及时复习,不按复习规律办事,没有复习计划顾此失彼,复习效果差的则占了较大的比例。这足以说明高中生考前的心理准备是不充分、不完善的。
(3)考试心理。搞好平时学习,是考试成功的基础,但是,由于有的学生平时压力太大,考试时注意力不集中,过多地考虑考试结果,担心考不好家长会怎么说,老师、同学会怎么看,听到同学翻卷子的声音就认为别人做得比自己快比自己好,于是情绪受影响等等。使得有些学生考前充分准备,却考不出好成绩,这就与他们考试时的心理有关。
(4)考试后的心理。发下考卷后,许多同学只关心分数,不注意改错,注意及时改错者为数不多。对考错的地方大多数同学不注意重新学习。这说明许多高中生不明白考试的目的和意义。其实考错的地方,正是自己没掌握的地方。不改正错误,不重新学习,错误就成为继续学习的障碍。大多数高中生还不善于从考试错误中总结学习方法的失误,提高其元认知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由考试评价情景所引起的焦虑。考试焦虑高的人往往把考试机为对个人的威胁,因而产生紧张、忧虑、神经过敏和情绪冲动。高中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特别是高考时,常易产生焦虑现象。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忧虑、紧张、不安、失望、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不畅,并伴随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皮肤冒汗、呼吸加深加快、大小便增加。这种身心变化,影响考试成绩。这种心理状态持续时间过长,会出现坐立不安,食欲不振,口腔溃疡,睡眠失常等,影响身心健康。据研究发现:能力和考试焦虑成负相关,能力强者,考试把握大、信心足、情绪较稳定,焦虑水平低;相反的能力弱者在参考前和考试中信心不足,产生紧张、害怕、不安情绪,考试焦虑高。抱负水平与考试焦虑成正相关,抱负水平高者,目标订得高,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实际能力水平低,考前准备又不充分,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有的高中生抱负水平高,由于过高估计自己,一旦考试受挫,遇到困难问题就会产生紧张不安情绪,影响考试成绩。考试的竞争性强弱和考试焦虑成正相关,竞争性越强的考试,如高考,高中生的焦虑就越高。缺乏考试经验的考生越易产生焦虑。
二、创造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温馨、宽松的氛围中发挥出最佳的水平。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我认为家长应该注意以下“五忌”。
1.切忌制造紧张。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精神状态影响极大。有的家长在孩子考前有意或无意地制造出“一级战备”状态的气氛,为孩子督战助阵,以示关爱。其实,这样做反给孩子造成一种压抑、烦闷的心态,影响复习和考试。特别是当孩子某一次考前测验失利时,家长切忌动怒指责,人为制造紧张,而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去安慰本已焦躁的心。如“你尽到最大努力就行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错题,相信你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等等。努力让孩子从失利的阴影中尽快走出去。同时也要避免家长过于小心翼翼,如孩子在家时小心地走路,悄声地说话等等。使孩子感到家庭气氛的凝重,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
2.切忌不切实际。有的家长给孩子定的目标太高,如‘排本科一类不读”、‘唯清华北大不上”等等,很容易导致孩子望尘莫及的悲观、失望心理。
3

关于我们 | 汇款账号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2024  东莞家教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4753号-17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和网友上传,版权归原创作者和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首页

教员库

学员库

联系我们

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