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22 9:35:00 浏览:879 来源:东莞家教网
1 在美术学习中感受美术
艺术的学习不同于一般学科的学习,通常难以绝对的标准来衡量,它不像数学那样通过数据与规律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和导向,也不像语文那样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背诵,积累词汇和语法,然后进行自我作文,美术的学习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个性化,强调感受的深刻性和观念的领先性。因此,美术的学习具有相对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思想和观念的先导性。艺术的学习就是观念的学习,许多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美术技法后,都是在学识和观念上寻求自己艺术创新的突破。因此,学生的美术学习首先是观念和思想的学习,而这种艺术观念和思想的形成不是靠老师讲几堂艺术观念和思想的课就可能解决的,必须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才能逐步领会,包括对作品的感性的交流,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等。有人曾经说过少儿美术是一块“唯一未被污染的绿洲”。然而,随着近年来少儿美术教育热潮的兴起,很多人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正悄悄的想这块“绿洲”伸出了“黑手”。首先是各种私立美术训练班的兴起。这种美术训练班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未来的美术人才,而是通过这种形式,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态获取暴利。这种美术训练班的师资力量是可想而知的。授课教师可能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但是根本就不懂美术教学规律,更谈不上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少儿心理学的研究。其次,现在社会上各种名目的少儿绘画比赛、考级络绎不绝。这些比赛、考级大多是由一些民间团体组织举行的,只要小选手交纳一定的费用或包销多少出版物就可以参加比赛或发表作品。有很多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是为了让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明知这些赛事、考级没有多少价值,但还是从不丰厚的收入中拿出一笔不小的数目交纳上去。正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这些人有没有想到过,他们的这种做法不仅直接影响了少儿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极大的危害。
2、图像世界的创造性。我们知道,每一位学生在创造艺术作品的时候,都必须通过感知和思维活动才能把握作品的一些基本造型语言、组织形式、色彩关系等,这些方面是逐渐积累和经验借鉴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感悟、体会、尝试、交流等才能获得自己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 每当看到一些学生把青蛙画成癞蛤蟆,把徐悲鸿的马临摹成四不像;每当看到他们失望的眼神,无助自卑的目光……作为老师,我觉得,我愧对他们,因为我无法托起他们理想的翅膀,无法给予他们自信的目光。 然而,我拿到小学美术新教材时,我的心正如九月的阳光一样,在燃烧。因为,新教材终于从注重技能训练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而注重于表现一些有个性的、有创意的东西,尊重个体独特的感受,着重培养现代人的创新意识。 水墨游戏上课了,我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水墨游戏”。学生的情绪起来了。我再说:“水墨游戏怎么玩呢?水墨水墨,蘸点水,蘸点墨,轻轻松松玩一玩。”当学生发现了墨色的浓淡变化,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哇哇乱叫。一节课,学生就在轻松、激情的游戏中玩出了墨色的浓淡干湿。再看看他们画的杰作吧:画成一团浓墨的是“乌云密布”,画成一点一点干墨的是“雨点打在干燥的马路上,尘土飞扬”,还有“波涛翻滚的海面”、“夕阳下的小屋”…… 我不由想到老教材教师先示范墨色变化,学生再小心翼翼地练习,可以说绝对没有欢声笑语和开怀大叫。
3、完成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的动手实践中,才能最终领会美术及其意义。如在涂涂画画中体会画面的视觉效果,在折剪贴中体会各种材质的特征和表现力,在揉揉捏捏中感受泥性的生命力和情感。例如: 画情绪让学生用色彩来表达情绪。没有了形的束缚,更是让个个学生都成了艺术家。这里叫,那里喊,你用笔点,我用嘴吹,你用手印,我用玻璃拓,课堂成了创作的天堂,人人都是大师,件件都是杰作。你画的是《快乐中的一丝忧伤》,我画的是《热烈之后的平静》,你画的是《心事重重》,我画的是《热情飞扬》。自信在每一个同学身上闪光,激情在每一个同学身上飞扬。这种场面真让我激动不已。新教材就是让人这么轻松,让人这么愉快,只要你看看学生们玩水墨游戏时的自由自在,画情绪时的手舞足蹈,你就会生出“还会有哪个学生不爱上美术”的想法。
因此,儿童美术的学习不同于成人,讲解、分析、演示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亲身体验和尝试,在体验和尝试中了解美术、感觉美术、学习美术。比如说要让儿童学习色彩的冷暖,你就必须通过大量作品、图片、录像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视觉对比和分析中去感受暖色的热烈、明快、向前等效果,冷色的寒冷、宁静、后退等效果,并通过调配来体验色混和色置的冷暖效果,进行主观的情感表达和主题表现。因此,美术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但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美术学习本身的规律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