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教资讯 东莞

关注孩子的考试焦虑

2011/7/29 8:37:00 浏览:641 来源:东莞家教网

  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考试,期末考试最让人恐惧,月考和随堂考也不敢掉以轻心。在班级甚至学校的排位下降,家长捧着成绩单时失望的表情,同学的嘲笑,这些可能是谨小慎微的女孩子担心的事情;男同学也许更在意家长的种种美好许诺不能兑现,比如一个玩具,一次旅行等等。男生或是女生,成绩好的或成绩差的,刻苦用功者或“社会活动家”,老师的宠儿或弃儿,无一例外,处于那长长榜单的最上方是永远的梦想(不排除极少拓荒者,韩寒之流,有多少人能拒绝复旦大学的特别邀请呢!)。

  考试是这样一个充满众多可能性和不可预测性的东西,在考生对它没有充分了解和把握的情况下,深受其折磨便不可避免。我们熟悉的考前浩浩荡荡的复习场景是:窗外星斗满天,寂静无声,宿舍的走廊里大厅里以及午夜十二点后有光亮的地方,学生们像举行着某种宗教仪式,肃穆、念念有词、神经绷紧,眼睛、脑子、嘴巴高速运转,让人领会到与时间赛跑的含义。偏偏有些人本该加入到这朝圣的行列中来,他们却像战场上的逃兵,一边在对未来的惶恐中度日,一边憧憬着无限美好的未来。担心、不安、恐惧,食欲减退,睡眠质量不高等生理上的异常反应,发生在考试前的学生们身上,可视为考试焦虑的症状。

  事实上,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它属于焦虑反应,是正常现象。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但过度焦虑会影响考试的进行,对身心是一种伤害。家长们要采取措施及时干预。应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心理问题,多沟通、多观察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

  学业困难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用功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却不尽人意,他们把学习放在绝对的首位,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回报。他们考前焦虑的外皮下,是巨大的压力,无形、无时无刻不在,终年不见天日。这些孩子的父母绝不应该在考前这样的关键时刻施加更多的压力,更高的期望、更热切的鼓励、更温暖的关怀,对于他们敏感的心灵都是沉重的负担。不妨把他们带离书本,在暖暖的余晖中手牵着手散散步,打打球,游游泳。

  奇怪的是,一些成绩相当好的学生,也存在过度焦虑的问题。孩子们都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更为现实的考虑是学习再好,班级的前五名,甚至稳居榜首,又或者年级的第一名,这些远远不是尽头,省市里的名次的光环更耀眼。力争上游是好事,虚名之外,超越自己而不是某个人则更有意义。中央台的科教频道有一档栏目叫“大家”,他们是公认的国内某一领域成就最高的人,在深深的谦卑的言谈举止之中,是对知识的崇尚,仅此而已。回过头看我们的好学生,他们的资质如果更多地应用于对知识的探究,而不是一次考试的成功,人生的道路将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们负担之重世所共知,从语数外到史地生,并不是每一科都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有人会怯怯的说,我喜欢英语课,英语老师不骂人;有人会开心的说,我喜欢上数学课,数学老师爱讲笑话;有人会骄傲的说,我喜欢历史,《上下五千年》我倒背如流。没有人是全能王,文科好的理科就差,这好像是屡试不爽的定律。遇到不擅长的考试科目,自然心里发虚。要让孩子们知道,一段时间内做好一件事已经不容易,何况七八九件事;但是不能因为蛋糕好吃,就不吃青菜水果??要相信不擅长的科目里面也有我们喜欢的、有用的东西,考好了不说,考得不好也是情理之中,证明还有那么多不懂的知识,就像探险,未知的路上有毒蛇猛兽,也有鸟语花香,不值得一探究竟吗?

  很多道理需要成年人浅显地解释出来,有些方法帮助严重焦虑的孩子很快走出阴影,跟孩子一块做吧。有一种风靡世界的养生法??瑜伽,通过呼吸的调整达到身心的平衡。与此相通的有两种简单的呼吸法帮助放松心情,很多考生在考场上就是用这个办法缓解紧张情绪的。腹式呼吸法。取舒服坐姿,仰卧亦可,吸气时小腹鼓起,呼气时小腹复原,利用小腹的起伏进行呼吸。呼吸深而慢,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每分钟呼气次数可达到6次以下,甚至2-3次而不感到憋气。更为简单的是哈欠放松法。用鼻子轻轻吸气,然后张大嘴巴作打哈欠状,就能打出一连串哈欠来,紧张情绪随即得以缓解。

  如果发现类似的考试焦虑重复出现,像顽疾一样不可根除,心理的辅导和生理的调适都越来越显得乏力,还可以有另外的尝试??心理分析法。心理学认为,考试焦虑与早年考试的创伤性经验和个性缺陷有关。心理咨询的实践也证实,多数患者在小学阶段常因考试受挫受到父母或老师的过度惩罚,他们大多性格内向,过分追求完美。某患者在心理医生帮助下,回忆在小学一年级时,一次考试在90分以下,便被父母打骂并被撕毁考卷,患者因无法向老师交待而产生较之于体罚更为严重的心理创伤。这种痛苦的经历沉淀于内心深处而不会磨灭,导致考试焦虑的发生。运用心理分析疗法追寻考生童年时代的创伤性经验,使考生对考试焦虑的原因及其因果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关于我们 | 汇款账号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2024  东莞家教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4753号-17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和网友上传,版权归原创作者和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首页

教员库

学员库

联系我们

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