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5 10:40:00 浏览:717 来源:东莞家教网
首先,我们来做个小试验,闭上眼睛,响亮地对自己说:“我现在不去想有一只老鼠。”这时,在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景象?肯定是一只老鼠!同样,对孩子经常性地用“不要这样做”来规定他的行为举止,也是会“适得其反”的。很多时候,家长的“不当语言”是促使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诱因。如果一个叛逆期的孩子在家,整天听到大人对他说:“不要这么乱吵!”孩子有可能真的会变得整天乱吵乱闹。下面是家教建议父母的正确做法:
(1)多说“要”,少说“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举动。我们不要总在孩子犯错后,去责怪和纠正,告诉孩子不要怎么样?而是要经常鼓励孩子,比如,对孩子说:“请你整理好自己的房间。”“要好好和小朋友一起玩。”当然,不要期待一句话就会出现奇迹,但长期的鼓励和正向引导后,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在慢慢发生变化。
(2)多些“赞扬”,少点“批评”
当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扬后,孩子的行为往往更积极,也更容易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获得做事情的快乐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当孩子受到批评和指责后,就容易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但赞扬也是一门艺术,不能盲目,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提升表扬的标准:
小事也表扬:父母看似简单的事,对孩子尤其幼儿来说已经是天大的难事,就像他/她手舞足蹈地帮着父母收拾屋子一样,虽然可能添乱,但只要做了,就不要吝惜你的表扬。
表扬要及时:孩子做了好事,例如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要马上表扬,滞后的话,孩子会弄不清为什么受到表扬,对这个表扬没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
表扬要具体:表扬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今后努力方向。例如孩子主动跟长辈打招呼,你就要具体地跟孩子讲敬老爱幼的好处,让孩子明白将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重结果也要重过程: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好心办“坏事”,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