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教资讯 东莞

儿童美术教育的“四不定”

2012/5/24 13:14:00 浏览:1228 来源:东莞家教网

儿童美术教育应注重张扬个性、拓展思维、激发想象力,充分开发右脑。因而在美术教育中应努力做到四不定。

一、 不定形。

儿童的美术作品表达的是儿童自我的思想情绪,属于最原始的

思维,这种思想惟儿童所独有。教师在儿童创作作品时,往往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列举一大堆“新颖”的构思,或者为儿童提供许多“优秀”的范作让其借鉴,本意是想启发儿童构思,殊不知这样反而束缚住孩子的想象力,创作时总跳不出范作的模式,脑中充满了抄袭和临摹。因此,教学时要顺应儿童的思维,尊重儿童的想法,鼓励儿童照自己的想法去画,不给他们提供范围、实例。

二、 不定材。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前让学生准备所需材料,这样虽然满足了教学需要,但限制了儿童对工具、材料的主观选择。在创作时,应该为儿童提供多样的艺术材料,对材料、工具不加限制,让他们在多样的材料中自由选择,并大胆地体验多种工具、材料的性能,在不断地体验、选择中,发现适合自己的表现材料。比如,视觉型儿童往往选表现写实的材料,而触觉型儿童往往选表现情感的工具。如果限制工具、材料,就会扼杀他们创造的个性。

三、 不定评。

儿童创作艺术作品常用教师制定的统一标准去评价。如用“像不像”作评价,从造型、色彩、线条等方面去评价等。这样的统一评价势必会伤害许多学生,抹煞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在对儿童创作的作品评价时,应细致、谨慎地考虑儿童的意志、兴趣、观察力、表达方式等个性品质,依据每个学生、每个阶段的发展水平进行纵向评价。鼓励学生展示个性,体味创新的乐趣。

四、 不否定。

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你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评画、评作品时,教师否定学生的作品,最容易使学生失去这种力量。因此,评画、评作品要以表扬为主,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加以归纳总结,在美术课上给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获得喜悦和满足。这种满足会进一步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自信心也会随之产生。这样的心理过程多了,孩子就会在每一次“成功的喜悦”的激励下,使自信心得到巩固和加强。

美术艺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在《创造性和心智的培养》中提出艺术教育的任务“既不是艺术本身,又不是艺术作品,也不是审美体验,而是儿童,通过艺术教育,他们将愈来愈富有创造力,愈来愈思维敏捷,他们将在任何可能适应的环境中运用他们的艺术经验”。因此,教儿童绘画、创作作品时,不仅仅会画几张像样的画,做几个小作品,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审美力、创新力,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并激发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总之,艺术贵在创新。美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性的创造才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倡艺术独创精神;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关于我们 | 汇款账号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2024  东莞家教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4753号-17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和网友上传,版权归原创作者和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首页

教员库

学员库

联系我们

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