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7 12:41:00 浏览:2010 来源:东莞家教网
缺乏社区关爱的教育是瘸腿教育
最近,我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班级有一位同学一直无法完成作业。通过和家长联系,我了解到这位同学的家长工作非常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为了解决孩子的学习困难,我决定每天放学之后义务为孩子辅导一个小时功课,希望他能够尽快赶上班级同学。
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孩子以及家长都比较满意。有一天,校长在会上批评,说有个别老师利用学校的电灯和办公室搞有偿家教。我压根没有想到校长会是在说我,因为我并没有做“有偿家教”。
有老师见我没领悟,就善意提醒我:“校长会不会是在说你啊?”我微笑着说:“不可能。”
过了两天,有老师见我还“执迷不悟”,就完全处于好心并且非常明白地告诉我:“校长就是讲你的。现在学校传得已经很厉害了。”
我这才明白,便找到家长解释,因为学校不赞成给学生个别辅导,因此辅导只好中断了吧。家长说要找校长解释,我说那千万不能。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是越解释越糊涂,人家还可能以为我挑唆家长和学校闹矛盾呢,只要不辅导了一切就会烟消云散。
我没作任何解释只是停止了辅导,果然并没再发生什么事情。但这件事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缺乏社区关爱的教育是瘸腿的教育。
众所周知,目前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关于青少年犯罪心理以及形成原因的研究亦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然而在现实中采取的预防措施却微乎其微,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不正常局面。目前应对青少年犯罪问题,我们国家还主要停留在制定相关法律以及如何采取帮教的措施上,真正在“预防”上,实际步骤是非常缺乏的。
让我们追根求源,探索一下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或者基本的原因是什么?实际上,最初往往是源于一部分学生的学业跟不上。由于我们的教育制度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偏爱成绩好的排斥成绩差的学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先是丧失了学习信心,进而产生了对学校、对家长乃至对社会的逆反心理。其结果是迫使这部分学生事实上处于“失控状态”而成为“另类”。我三年前就曾经在一个局部的范围做过统计,这部分学生大约占整个学生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这种现状是非常严峻的。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即便是再先进教育方法,教学手段,事实上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在同一标准下同步发展。我正在教学中做这样一个实验:老师把工作做到极至的程度,教学效果会如何。由于我目前是单身,又有着8年小记者以及报纸编辑的工作经历,学完了学生心理咨询课程。我几乎每天(包括双休日),从早晨5点工作到晚上11点,在网上开辟了“网络心桥”解答学生问题以及家长问题,编发了18期《日积月累》班报,到10月底批改学生从网上发来的作文500余篇(50名学生,双休日每位学生自由作文至少一篇,多的达两篇甚至更多。),书面作文400余篇总共将近千篇作文(每周一篇周记),且篇篇精批细改,加评语;还不包括日常作业。坚持为学生提供老师“下水作文”以供参考。即便这样,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处于迟发展状态。其间距离拉得很大。老师这种工作状态是不可能持久的。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我们的教育能否宽容一部分学生后发展或者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呢?我想这是衡量我们的教育是否科学的一个试金石。假如我们不但排斥后发展的学生,甚至排斥关爱后发展学生的老师和家长(谁关爱后发展学生谁受排斥),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科学性、先进性而言呢?
再回到具体的问题上来。学校不允许为学生补课,是对还是错?当然是对的,理由很简单,一,老师和学生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补课的效率不一定会好(如果后发展的学生不是一两个而是很多,老师能补过来吗?)。二,存在安全隐患。
那么有一部分学生的学生确实存在问题,要求补课是客观存在的需求(市场),于是就出现了各种鱼龙混杂的“补习班”。不准内行的老师补课却为可能误人子弟的补课大开方便之门。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校外生活失控现象熟视无睹。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客观存在的对于不同教育资源的需求,侈谈“均衡教育”,“素质教育”等各种不切实际的口号,这就是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鸵鸟现象”。
由此看来,中国教育单靠学校这一条腿并不是没有好的解决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让社区教育这条腿也动起来??建立起普遍的而不是个别的,经常性的而不是一阵风的,有效的而不是形式主义的“青少年社区关爱组织”。由工青妇牵头,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关心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对有学习困难或其他困难的学生,有多种爱好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家长与学校、学生与老师、孩子与家长的矛盾将得到实质性的缓解,教育的质量将有可能大幅度提高,青少年犯罪现象必定得到有效遏止。
缺乏社区关爱的教育是瘸腿教育,为什么不让两条腿尽快动起来呢?